家住云龍縣長新鄉包羅村的陳曉光于2014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,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扶支持及合作社的帶領下,他家開始發展生豬養殖,通過自身努力,2018年順利退出,并于同年建起了一棟小別墅,他家還把老房子改造成了農家樂,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。
云龍縣長新鄉包羅村村民 陳曉光 我每年的生豬養殖規模逐步增加,每一年的銷量也在逐步提高。現在我大小存欄有一百多頭,像今年2020年出欄了大大小小生豬一百五十多頭。
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產業扶貧、易地搬遷 等精準扶貧措施 找到了新工作 坐在寬敞的客廳里,從遠在80多里外的苗尾鄉茂盛村搬遷到諾鄧鎮福堂社區的79歲的彝族大媽馬務甘向記者介紹著家里的情況,臉上洋溢著笑容。據了解,馬務甘的兒子在附近打工,兒媳毛阿記就在離家100多米的扶貧車間打工,每月都有穩定的收入。
云龍縣諾鄧鎮福堂社區搬遷居民 毛阿記 以前是計件,現在簽了保底合同。來這里可以照顧娃娃、照顧老人,搬來這里什么都好。
云龍縣累計脫貧 貧困人口減少到 貧困發生率 2020年5月底剩余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。2020年5月16日被省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,如期完成了脫貧摘帽出列,在大理州脫貧攻堅主戰場作出了云龍貢獻,形成了“苦干實干、頂住硬干”的云龍脫貧攻堅精神。 云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黃順 抓好“十四五”的規劃和落實,著力抓好易地扶貧搬遷、產業扶貧、就業扶貧、生態扶貧、消費扶貧、鄉村公共服務提升、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、綜合保障扶貧等工作,有序銜接鄉村振興,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。
云龍記者站 毛廷沛 李繼明 左東敏
編輯:字昕 左琳
責編:郭建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