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0日下午,“風花雪月 鄉愁大理”中國當代美術名家大理采風作品展開展儀式在州群藝館舉行。
“風花雪月 鄉愁大理”寫生采風和創作活動于2020年8月25日至31日展開并完美收官,經過5個多月的精心籌備,主辦方從189幅作品中選出144幅作品在大理展出。 大理州委宣傳部副部長 席玲
通過這些藝術家到大理采風,他們對大理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,對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,通過舉辦畫展,也讓大理和這些畫一起走向全國、走向世界。同時這次畫展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理的囑托的一個生動的寫照。在保護洱海當中有許多美麗的故事,洱海的水越來越清澈,這些故事和美景都入畫了,為大理留下了精品的畫作。
觀眾 陳縈
看到這么多有關大理的畫作,感覺很親切,因為畫中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,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大理人,第一次看到這么多關于大理的畫,仿佛身臨其境,很震撼!
這些作品有的取材于百姓生活,有的寄情于林木山水,有的寫意于風土人情......畫家們以獨特的視覺和感知從不同角度、不同側面定格了風花雪月之美,留住了大理鄉愁記憶,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大理新風貌。
畫家眼中的大理
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黨總支書記、教授 岳黔山
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理的云,蒼山洱海伴隨著山間變化多端的的白云。
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 馬佳偉
大理給我很深的印象,我覺得一方面是有很好的風景,另外一方面是這種歷史人文的一些景觀,給我們很多創作的靈感。
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、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主任 張路江
這次和全國美術家一起來大理,感受是非常深刻的,疫情之后,全國這么多的藝術家相聚在大理就覺得其樂融融,同時也感受到大理的變化,我們懷揣著一個叫做“風花雪月 鄉愁大理”這樣一個主題,去尋找自己的創作元素。
鄉愁是什么?
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職畫家 王利軍
鄉愁的概念我理解就是說,一個是對自己出生地的這種鄉愁,還有就是那種民族文化的鄉愁。
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 馬剛
大理這個地方它確實有非常深厚、純純的,鄉愁的一種感受,然后又是非常自然的,和諧的,清風徐來的這種感受,所以在畫的時候很來勁兒。
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副主任 白曉剛
我們在這兒找到了白族的一家人,跟我們在一塊兒聊天,介紹當地的這個風情民俗,我希望把這一家人給我的感覺畫進去,包括他們生活的環境,四代同堂,院子里面非常溫馨,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一種幸福和自在。
采風活動期間,畫家們在大理秀美的自然山水間、鄉愁小院里、用心感受、用情揮毫,創作了189幅作品,以藝術家的靈動匠心和生花妙筆,賦予了大理的青山綠水、名勝古跡、民風民俗更多的生命力和靈氣。
采風剪影-
展覽時間:1月20日——2月28日 展覽地點:大理白族自治州群眾藝術館 畫展預約詳情 (一)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廳自1月11日(周一)起,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有序開放,實行預約、錯峰、限流參觀。開放時間為每日9:00至17:00。每日13:00至14:00為場館消毒時間,屆時請觀眾朋友積極配合,有序離場。
(二)每日預約人數為300人,額滿為止。觀眾需提前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網站 http://www.dlzqzysg.com/或微信公眾號,憑真實姓名、身份證號碼信息實名預約。觀展方式以50人/時段限流、錯峰進行,請觀眾自覺服從工作人員現場調配。
(三)為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預約困難,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,可持身份證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廳入口直接登記入場。未辦理身份證的兒童請家長出示預約登記情況,經核驗后入場。
微信掃碼 預約
記者:字昕 阿蘇越(實習)許嘉馨(實習)
編輯:阿蘇越(實習) 遲曉娟
責編:張銀珍
|